MIDIMALL顧問部
硬碟錄音無疑是99年錄音界最響亮的名詞,似乎不知道這個東西的音樂人就落伍了。
即使在國內,不論是作詞、作曲、製作人、歌手...等近來都都紛紛的建立起自己的工作室,一台不算太慢的PC or MAC、簡單的監聽設備、再加上一張硬碟錄音卡與聲音處理軟體,一個個人的工作室焉然成型。
硬碟錄音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可以用最少的錢、做最多的事,它可以讓你利用現有的電腦,完成市場上的成品,最起碼,它大大提高了原本DEMO的水準。而這關鍵就在於這塊錄音卡以及它所搭配的軟體。
姑且撇開高價位的硬碟錄音系統,讓我們來看看售價多在3-5萬以下的界面卡,在功能上到底有何不同之處,這麼多的界面卡,到底哪種才是最適合你使用的。
卡的家:擴充槽的選擇
早期的界面卡因為電腦系統而有不同,比如說PC上有ISA規格,MAC上有NuBus規格,彼此互不相容,如果你買到的是這種規格的界面卡,那一定是舊版本或是已經停產的。
現在市場上統一的規格是PCI,如果你的電腦沒有這種擴充槽,那你的電腦也算是祖母級的,或許可以考慮做個升級。
PCI的規格具有共通性,不論是PC or MAC,現在標準都具有PCI的擴充槽,但大多數的主機板上都只有3個,所以你得先查看看你的電腦中到底還有沒有空的擴充槽可以安置錄音卡。同時,有的人喜歡同時裝好幾塊卡,此時請注意您所使用的軟體及卡本身是否支援一張以上的錄音卡同時存在在電腦中,譬如說YAMAHADS2416就可以容許兩張同時插入。即使是不相同的卡,在PC上還是得注意IRQ/Address是否衝突,譬如某些卡就很容易與聲霸卡衝突。有些卡對於家的門牌號碼會挑剔,也就是說會去注意安裝時的位置,譬如說ProTools系統的卡就需要注意這點,在PC上雖然還沒有因為主機板與CPU而造成卡無法使用的案例在我們身邊發生,不過有些卡(如Audio media III)確實是會挑板子的。
新的規格則是USB界面,目前已經在某些電腦上安裝,USB可以像SCSI一樣多台串聯,也不必插在主機板上,所以攜帶性比較方便(其實以前在SCSI上也曾經催出過類似的錄音界面─YAMAHA CBXD3)。USB的問題是傳送速度還不夠快,如果在多軌同時錄放音的場合,資料流動量很大時,其負荷程度上不得而知。還有就是有的卡必須吃電腦的Power所提供的電力,如果是外接的USB界面則多須使用獨立的電源。
不過雖然如此,USB的發展還是很值得注意。
另外一種也同時被注意的就是採用IEEE1394規格的產品,可以傳輸非常大的資料量,目前由YAMAHA領先開發相關產品中。
輸入/輸出端子的選擇
由於每個使用錄音卡的對象不同、設備不同,所以需求也不相同,各種卡都有它所針對的市場,所以消費者必須清楚自己的需求,譬如:
類比或是數位輸入?
需要多少軌的錄放音功能?
輸入/輸出端子是否與混音座匹配?
數位輸出的規格要求為何?
市場上口碑很好的卡,並不全然就是真正適合自己使用的,比較清楚其規格,可以免得日後多花冤枉錢。 一般的錄音卡具有以下幾種端子:
類比端子:
RCA 又有人稱為梅花頭,與Phone頭類似,嚴格說來傳輸是最差的,但是在短距離時不會有太大影響。
Phone 正確說來是6.3" Mono Phone,也就是一般混音座常見的端子。以上兩種端子都是非平衡式的,所以不適合長距離的訊號傳輸。
TRS 也就是所謂的Balanced Phone,類似耳機頭,這種端子多半是平衡式的,嚴格說來傳輸沒有XLR好。
XLR 也有人稱之為麥克風頭,或是Canon頭,有分公頭(Male)與母頭(Female),平衡式,在類比訊號中傳輸最好。*mini Phone:就是mini Stereo Phone,通常聲霸卡就是使用這種,它必須轉接成miniPhone-RCA*2才能連接立體訊號,由於地線相接,左右訊號又和在同一顆頭上,所以是傳輸最不好的方式。
數位端子:
Toslink 也有人稱Optical、Coaxical或是光纖,要注意的是TosLink有好幾種端子,如SONY的隨身聽是使用圓形的, 一般則為方形的,由於這種端子與ADAI optical端子完全相同,所以也常常被混淆,TosLink一次傳輸兩軌的立體訊號。
S/PDIF 嚴格說來S/PDIF只能算是數位的規格,而端子通常分為Toslink與RCA兩種,S/PDIF在大部分的卡上都是使用RCA的接頭,與類比的RCA頭幾乎一樣,也很容易混淆,不過所傳輸的卻是數位的立體訊號。
以上兩種都是Consumer Level的數位傳輸方式,訊號經過多次數位傳遞時,失真的比率較大、訊號的響應也會比較差。
AES/EBU 通常都是使用XLR接頭,所以也很容易混淆,真正的數位訊號現在線阻抗上還是與類比不相同的,希望消費者要注意,AES/EBU傳輸的訊號是Professional Level,也是立體訊號。
ADAT optical 也是光纖型式,不過一次傳輸ADAT 8軌的數位訊號,注意這種端子是沒辦法與Toslink共用的,如果要使用,必須透過外接的轉換盒。
TDIF 也就是TASCAM DA-系列的規格,使用的是25pin的端子,與Com Port的端子看似相同,傳輸8軌的數位訊號,但請注意其內部pin腳連接與電腦所使用的COM/PrinterPort並不相同。
同步端子:
wordclock 是採用BNC Type的端子,多台數位系統連接時,WordClock送出的CheckBit有助同步前的校準。
SMPTE 傳輸同步訊號,有Phone/RCA兩種。
ADAT Sync 使用9pin接頭,與電腦的COM Port類似,一般電腦用的線也可在此使用,可以與有ADAT Sync的機器同步
MIDI 可以利用MIDI端子做MIDI Clock, MTC 或是MMC同步。這裡還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卡號稱可以同時輸入/輸出多少軌,不過卻是把數位與類比混合在一起算的,舉例來說,AudioMedia III號稱卡以同時4 IN/4 OUT,不過實際上它只有1組類比輸入/輸出,與一組數位輸入/輸出端子,所以除非你真的具有同時類比、輸入的需求,否則你還是只有2軌可以使用。
驅動程式與支援系統/軟體
所使用的界面卡到底支援哪些軟體與系統,這點需要大家花最多的心思去研究,舉例來說,現在大家所使用最多的CakewalkPro Audio8,我們用Event Darla與YAMAHADS2416來錄音,這兩張卡都號稱支援Cakewalk,但是我們卻發現在上面無法做多軌錄音,也無法自由的Assign輸出端子,同樣的問題在Cubase等軟體上也會發生,所以你所想要使用的卡與軟體他們到底有沒有完全相容,這點真的需要大家多去參考資料,我們就有取得Cubase在這裡所列舉的表格,在某些不得以的情況下,可能必須將錄音與混音的軟體分開。
目前在MAC的環境下,ASIO(Sterinberg)與DAE(DigiDesign)的驅動程式算是最強勢的,所以只要支援這兩種驅動程式,大多能夠在軟體上找到卡的存在。或者透過Apple本身的Sound Manager也可以使用。有些卡不支援新的Blue G3系列電腦,或是需要OS8.5以上的作業系統,大家最好先去網站上查清楚,或是詢問專業的經銷商,以免白花錢。
而PC上則有Wave Driver, ASIO, Direct I/O, DAE等。有的卡支援Windows NT等其他系統,有的則不然,如果你是使用NT系統的人,請注意一下是否有支援NT的驅動程式。
事實上驅動程式每天都在Update,電腦系統也每天都在更新,軟體亦然,所以消費者在這方面必須睜大眼睛,隨時取得最新的驅動程式。
On Board DSP效果器
對於某些電腦CPU速度不夠快的使用者來說,On Board DSP可以解決他們無法使用軟體Plug-in效果器的窘況,所謂On Board DSP就是錄音卡本身具有效果器晶片,可以直接使用卡上的效果而無須經過CPU運算,當然,效果的好壞是見仁見智,不過對於許多具有Time Delay迴路的效果(如:Echo, Reverb...等),CPU需要經過大量的運算與迴圈程式執行,所以如果透過ON Board DSP可以使得CPU負擔減輕,倒是不失唯一個好方法,比較有名的公司如Creamware, YAMAHA都有開發這種界面卡。
市售錄音卡規格與功能比較表:
1212I/O
1224
24I AudioMadia III Audiowerk 2
Audiowerk 8 CardDelux Darla Digi001 Dman2044
DmanPCI DS 2416 AudioProduction Studio Gina Layla
Mixterme MM Port Prodif96 Prodif Plus Project
Pulsar Scope Solo SoundBlaster Stud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