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如何選擇你的第一台音源機(Sound Module)

MDIMALL顧問部

 

「好難用喔!!」、「聲音跟琴本身的DEMO比起來差好多!!」、「音色怎麼那麼難聽?? 」這都是我常常聽到初買第一台音源機的人的心聲。

而且通常這樣的抱怨在購買之後一個禮拜左右就開始出現,當初興高采烈、千挑萬選才相中的機型為什麼如此的不爭氣呢?到底應該怎麼去選擇一台正確的音源機?又該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你的第一台音源?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在購買音源之前,首先你必須清楚的是---動機,到底你希望它作什麼用?玩電腦遊戲、作DEMO、當寫譜時的參考還是想取代傳統樂器?不管動機是什麼,你一定要清楚自己主要的用途為何?當然,誰都希望買到一台俗擱大碗、功能齊全,最好上述的用途都可以全包了的音源機,但是,別傻了!!世上哪有這種產品?千萬別被身邊的道聽途說迷惑了,相信別人說的話還不如自己好好挑選來得實在。

一般說來,每一台音源機都有它主要的使用對象,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做流行音樂的DEMO,那麼你需要的可能是一台音色比較通俗、比較多,效果器功能完整的音源;如果你是電子琴的演奏者,希望尋找一台主奏音色極佳的音源,那麼音色即時控制參數多、可以疊合多重音色的音源可能比較適合;如果你是買來作古典音樂的,那麼可以考慮傳統樂器音色細膩、聲部較多的音源;當然,市面上的音源有千百種,如果要逐一討論是不可能的,在此,我提供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項與觀念來供大家參考。

首先,你要考慮的是音色的問題,一般說來,音源機的音色最少都有200種左右,音色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端看個人好惡,不過在試音色時,最好可以切換到MULTI模式下去試,所謂的MULTI模式,也就是一般說的多重聲部模式。
多重聲部模式跟單一聲部模式又有什麼不同呢?單一聲部模式就是一台音源一次只能發出一種音色的聲音,通常在舞台演奏時就是使用這種模式,這時候音源機中所有的效果器都可以為了修飾這個音色而做特別的設定,通常原始的音色都已經做好這種設定,所以當你在單一聲部模式下所聽到的音色可能會比較好聽、飽滿。但是如果是在MULTI模式下,一次使用好幾個聲部,所有的效果器就都要重新設定了,這也是一般使用者常用的模式(除非你一次買好多台音源),所以效果器修飾得越華麗的音色,在MULTI模式下就會跟單一聲部模式下相差越多。

其次就是注意音源機的基本規格,我們簡述如下:

波形記憶容量(Waveform Memory):
現在的音源機大部分都是以取樣波形為主,簡單來說,波形就是構成音色的基本單位,一個音色可能由一組或是幾組的波形所編輯構成,波形的容量當然是越大越好,早期的音源機大部分都是6-8MB左右,現在很多音源機都有12-16MB,所以,如果一台音源的音色很多,但是波形記憶容量很小,那麼一定有許多音色是以相同的波形編輯而成,音色的同質性就會變高,音色的特色也會降低。

最大發聲數(Max. polyphony):
是指一台音源機能發出最多的聲音數,譬如說在曲子某一拍上彈了6個音的電鋼琴,用了4個音來作弦樂,1個音來作貝斯,鼓組的部份總共用了3個音,那麼你總共就用了6+4+1+3=14個發聲數,當然,有許多音色它可能是由好幾個音色疊起來的,譬如說上述的電鋼琴如果是由兩組音色疊合而成,那麼它所佔的發聲數就不是6個而是12個了。一般的音源最少都有28-32個發聲數,現在則比較流行64-128個發聲數。理論上來說,發聲數應該越多越好,不過有時候你也要考量自己所作的曲子到底會不會用到這麼多的發聲數,否則就是一種浪費。

音色數(Program/vopioce):
音源機的音色一般分為兩組,一組是Voice模式,一組是Performance模式,前者是一般的音色,後者是由Voice再去疊合與編輯而成的音色,通常是供現場演奏用,所以稱作Performance(演出)模式,這兩個模式之下的音色再以Bank的方式分組,每個Bank內可能有64-128組音色。舉例來說,YAMAHA TG-500的Performance模式有3個Bank,Voice模式有6個Bank,每組Bank有64個音色,所以TG-500總共有64*9=576個音色。
要注意的是Performance的音色是否可以在Multi模式中直接使用,因為我們編曲一般是在此模式下進行,如果你聽到一組Performance的音色很棒卻無法在Multi下使用,那意義委實不大,當然如前所述,到了Multi模式下音色一定會打折扣,不過至少你不用浪費頻道在去重新疊音色,這點一定要注意。

頻道數(Channel):
簡單說來就是可以同時使用的音色,譬如說做弦樂時你可能只使用一組音色,但是因為從高音到低音部的音量及相位都不相同,所以你將它分成5個聲部來作,這時候你就同時使用了5個頻道(Channel),一般說來標準的音源機有16個頻道,對於流行音樂來說其實還夠用,因為同一個頻道上的音色還可以用控制參數來變換,並不是說一開始選定了就要用到底,現在很流行用32個頻道,當然頻道多是很方便,不過很多人卻用不到這麼多,如果說你要做管絃樂團那樣的感覺可能就有必要了。

鼓組(Drum kits):
鼓組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音色,因為它同時包含了許多樂器的聲音,這些樂器通常來說都可以獨立設定音量、相位......等參數,值得注意的是在Multi模式下可不可以在任意的頻道上同時設定好幾組鼓組音色,有的音源機只能限定你同時使用1組的鼓組音色,而且頻道還不能改,剛開始可能會不以為意,如果玩到比較精時就會發現很麻煩,關於這點我們日後再提,總之這點是很重要的。

輸出端子(Output):
輸出端子一般都是左右各一,也就是我們說的立體(Stereo)輸出,不過如果再多1組,甚至多好幾組就更好了,而且這些多出來的輸出還要可以讓每個頻道去指定,譬如說Channel 1由3號輸出,Channel 2由1號輸出,如果你是有混音座的人,這麼多餘的輸出可以讓你用混音座來彌補音源機功能的不足,在錄音室過帶時也可以節省過帶的時間。

效果器(Effect):
接下來我們要看的是效果器的功能。效果器在音源機當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牽涉到混音的問題。一般的音源機都有提供一到數台的效果器,台數的多寡因機而異。以現在的標準來看,我認為最少要有2台以上才夠用,一台主要是提供殘響(Reverb)的效果,另一台是和聲(Chorus)的效果,如果還有多的效果器能夠給電吉他用(如:Distortion, Overdrive)、或者是給整台音源使用(如:EQ, Compressor)那就更棒了。
效果器在混音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學者可能因為不會使用而忽略其重要性。

 

最後還有我所提過的相容性問題,GM/GS/XG到底孰優孰劣?
初學者最好選與GM(General MIDI)相容的音源機,因為音色的共通性最大,所以可以從很多的MIDI檔案中學習到編曲的技巧。當然GS的功能又更勝GM,而XG更是功能超強,但是會用不會用就端看你花費多少心思了,基本上GS/XG都相容於GM。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編曲的概念問題,我常常看到很多人用7-8萬的音源卻編得比幾千塊的音源還要差,很多人常常抱怨音色不夠卻又不曾花時間去學習修改音色,買一台好的音源機其實並不難,但是怎麼去發揮它的最大功能?我們以後再討論!!

 

入門推薦機種:

YAMAHA: MU-100R、MU-90R、QY-70、TG-300、TG-100 
Roland: SC-88pro、SC-88、JV-1080、JV-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