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dio, AIR 被Avid集團撤資,賣給Nuamrk集團旗下InMusic,加入 Akai, Alesis, Numark團隊: 新M-Audio擁有者的Q&A 與時間表
所以,你是M-Audio 以及/或是 AIR系列的用戶,你想要知道Avid把它賣給新的東家代表什麼是嗎?
M-Audio 以及 AIR (過去叫 Wizoo) 本週正式終止成為Avid旗下的分支,並且在叫做InMusic的新爹娘照顧下開始新的生活。(這間公司過去多年來是Akai, Alesis, Numark, 以及其他系列的母公司)
這裡當然有個生意上的故事– 否則這次撤資事件也不可能發生,但是我會建議讀者對這業界事件別太早蓋棺論定
我們會持續關注這個消息,首先,對於M-Audio用戶來說這到底是什麼意義?在這之前,我們請InMusic的市場行銷頭頭David Frederick將於以下訪談中,代表供應商回復與用戶之間的相關問答。
同時,下面也是整個事件發生的歷史時間表 .
Q&A with inMusic
Q: 對於現有M-Audio用戶來說,未來的支持意味著什麼?
Dave, inMusic: inMusic 將會持續支持現有以及未來的M-Audio用戶繼續前進,我們希望提供M-Audio 用戶一個積極以及負責的支持經驗 。
Q:M-Audio 以及AIR 仍會以分開的品牌存在嗎? (這會像是, Alesis, Numark, 以及 Akai 現在這樣?)
是的. M-Audio 以及AIR 會以 inMusic 操作我們所有的品牌一樣,他們會以獨立的品牌以及產品線繼續生存並呼吸。
Q:inMusic 會從Avid吸收組員嗎? 之前你提到了AIR會如此,但這會延伸到M-Audio,的業務、發展以及支持嗎?
是的,這事我們併購的一部分,關鍵的Avid/M-Audio/AIR 組員會加入inMusic 並且會主動的持續支持、發展以及銷售M-Audio 以及 AIR 這兩個品牌
Q:延伸你剛剛所說的: 這樣看起來M-Audio與InMusic的產品會有些重複— 比如說兩者都有MIDI 控制鍵盤,兩者都有鼓的控制器...等,這次的併購之後對M-Audio的產品線會有某些裁撤嗎?
這確實是個令人興奮的主題,因為我們的模式是把每個品牌以及產品線都當成獨立的品牌/產品,這有助於讓我們在各個市場區隔以及價位區間中提供獨特的產品,為客戶創造最大的價值以及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因為我們每個品牌都提供了獨一的價值主張以及可擴展的IP(智慧財產權?),它提供了我們有能力在合理的時間以及地點時,讓所有的產品間可以利用IP來橫跨,我們很興奮未來有機會能夠在我們所有的品牌間探索並利用我們所有的IP。
編按.: Hmm… 這讓我們想到 “MPC”系列, 我們會很快看到下一步.
Q:Jack O’Donnell 過去當然是整個集團的擁有者也是CEO, inMusic 單純是一個新的品牌,或者是一個新的生意?
InMusic 是一個新的實體公司,它是所有品牌的母公司,它的焦點仍然也總還是在我們旗下的品牌,而不是品牌母公司本身。
An M-Audio 以及 AIR 歷史時間表
1998: Midiman 由Tim Ryan成立.
2000: Midiman 改變名稱為 M-Audio. 快速的成長與分銷讓他成為業界的領先指標。
2003: Midiman併購英國品牌Evolution,旗下主要生產鍵盤與控制器
August 2004: Avid以174萬美金 併購 M-Audio (That was many times its book value, presumably because of its rapid growth — and keep that in mind when looking at the figure below.) 在那時, M-Audio變成是一個" Digidesign下的商業單位.” (Digidesign 將它當成獨立的子公司)
Summer 2005: Avid 併購軟體效果器與樂器開發商Wizoo, 過去曾由M-Audio代理過
2007: Wizoo更名為 AIR (Advanced Instrument Research),更名後發表了第一個產品很像是Reason Rack的延伸,解跨平台主機的問題 … 就是只針對單一主機平台發展
April 2009: 在NAB展會, Avid 重新組織公司結構將所有子公司都統一稱Avid這單一品牌。 同時推出了現在使用的Logo,長得很像影音設備上的播放鍵,但是“M-Audio” 這品牌仍出現在部分產品中。
2012: Avid 先告了第一季的虧損以及逐年的收入下滑,扣除併購,Avid公司比過去併購M-Audio時規模更小,在季報告中,公司將虧損歸咎於 “熱衷創意”的市場,並且提出$50萬美金的現金來期待由聚焦於專業、後至以及媒體串流市場獲益– 換言之,這已經預告了接下來的撤資。
July 2012: Avid 宣告自大多的M-Audio以及AIR 的產品線中撤資,除了消費性影像產品,Avied同時顯示會減少20%.的工作人力 (部分是員工總數減少,部分是員工直接到新併購的公司工作)
Late 2012: inMusic承諾我們會明年年中會看到新的AIR產品,我們同時也會觀看M-Audio產品要如何整合進Akai的產品線,以及...
January 2013: …明年延出NAMM會發生什麼
October 21, 2015: Marty McFly(電影主角)會回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