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如何選擇第一套編曲軟體 MIDIMALL顧問部

 隨著電腦的運算速度的突飛猛進、作業系統的人性化與編曲軟體的功能日漸強大,使用電腦編曲似乎已成為不得不然的趨勢,想起多年前使用Sequencial Plus這套DOS下的軟體時,Roland的MC50在當時正好是獨領風騷、不可一世,算算也不過幾年光景,現在幾乎所有編曲軟體的功能都凌駕時下的編曲機許多,初學者以電腦軟體輔助編曲似乎是毋需考慮的選擇!!

 

市面上的編曲軟體何其多,每個都強調它的功能強大、相容性高、甚至跨PC與MAC平台.....,常令人莫衷一是,到底應該選擇什麼編曲軟體?我們希望點出幾個必須要考慮的重點來供大家參考:

 

 

 

1.基本架構:

 

a.工作視窗:基本應至少要包含以下幾個視窗

 

(1)歌曲的視窗(Sequencer/Song):

 

顯示整首曲子的資料,不論要開新歌、拷貝曲子......等都可以在這裡操作,好的軟體應該同時可以開啟好幾首歌,並且可以自由的將它們串聯起來。

 

(2)軌道視窗(Track):

 

這是最重要的部份,包含有各軌的基本設定,如軌道名稱、對應頻道、移調功能、音色名稱、以及各軌資料的基本編輯都在這裡,如果你想搬移某個小節、合併幾個軌道.....等,都可以在這裡完成,同時曲子的標記(Mark),如:主歌、附歌的位置所在也應該出現在這裡,我們在這裡可以注意到軌道資料的基本搬移/剪貼功能,因為它們很常被使用,各軌的資料最好可以被設定為以小節、二分音符...為單位,或是以軌道為單位來顯示,這樣當你在搬移時比較不會搬到不該搬的東西。

 

(3)物件視窗(Event):

 

將各軌的資料以Data的方式顯示,這是細部編輯時最常用的視窗,不論你要修改某個音符的長度、時間、力度......等或是某個控制參數(Controller)的編輯如:音量、滑音、延音......等都可以在此完成,這個視窗最好可以提供"部份選擇"功能,有的軟體稱為"尋找/取代"功能,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只選擇我們想更改的項目如:C5-C7的音符、音量的參數......等,這樣會方便我們修改時不動到其他不想更動的部份。此外各物件的內容最好可以直接更改,譬如說要將某音符更改為滑音的參數,這個功能我想會很常使用。

 

(4)條狀圖視窗(Piano Staff):

 

針對某一區間所做的編輯一般而言會在此完成,這個視窗將音符以條狀的方式顯示,橫軸為音符長度,縱軸為音高,控制參數最好是以圖形的方式顯示在下方,如果要修改某小節的控制參數、某一小段的音符要移調......等都可以在此完成,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控制參數的編輯能力,最好可提供我們許多不同的工具,譬如說以百分比的方式來增加或減少數值、高於某個數值的參數會自動被切平、甚至可以以斜線、曲線的方式來編輯......等,都是方便我們編輯的工具。

 

(5)五線譜視窗(Score/Lyrics):

 

對於某些需要看五線譜的人而言這是不可或缺的視窗,最好歌詞(Lyric)也可以寫在上面,雖然它的重要性並不是那麼大,但是如果你沒有印譜軟體時它就變成不可或缺的部份了,這裡應該要有分譜的功能,高低音譜表可以自由選擇/設定,最好也有一點基本的符號可以使用。

 

基本上我認為這五個視窗各有它們的方便性,缺一不可。

 

 

 

b.基本控制面板:在這裡通常包含了錄音、放音、暫停、補歌......等基本功能,如果有Mark的設計(隨時定點,有點像錄音座中locate的功能)會更方便。

 

c..MIDI系統管理程式:好的MIDI軟體具有獨立的系統管理程式,不但可以支援各種廠牌的介面,也同時支援各種廠牌的MIDI設備,你可以在此定義每一個MIDI Port的使用頻道、設備名稱......等,如果介面具備同步功能如:SMPTE,MTC, MMC...等也可以在此設定。

 

 

 

2.音色管理能力:

 

好的軟體具備獨自的音色管理軟體,並且更新的速度很快,你的音源如果有許多Bank、音色.....等,在音色管理軟體的支援下就不必自己再去輸入參數、名稱,只要在軟體中選擇你需要的音色即可,再好一點的軟體還可以設定自己常用的音色,或是將各種音色以自己習慣的方式分類,這都可以節省不少找音色的時間。

 

b.移調(Transpose):這也是基本的功能,好的軟體可以用mapping的方式自由的移調。

 

c.時間延伸/反轉:拉長或縮短某段曲子的時間也是必備的功能。

 

d.速度(Scale Tempo):將速度的改變計算至音符中,譬如說用速度改變作成的感覺,透過此功能可以用速度不變,但音符長度改變的方式來達成。

 

 

 

3.編輯功能

 

編輯功能內包含我們最常用到的部份:

 

a.拷貝/剪/貼/清除:這是基本的功能。

 

b.融合/迴圈:貼歌時原來的位置如果有資料,可以選擇覆蓋、融合或是保留;某一段的音符可以不斷的重複。

 

c.併軌/分軌:數軌的資料可以合併成一軌;併軌的資料也可以分成單一軌道。d.物件移動/插入時間/刪除時間:任何位置可以插入或刪除一段時間。

 

e.剪貼板:最好具有剪貼視窗,可以將各種不同的資料或格式暫存下來。

 

 

 

4.修改能力

 

a.修拍(Quantize):修拍是每個軟體都有的功能,好的軟體可以做Groove修拍。

 

 

 

5.介面的人性化

 

每個人依據自己邏輯的觀念與操作習慣而對軟體有著不同的需求,好的軟體應該具有易學易懂的人機介面,並且隨時提供你所需要的功能,一般說來好的編曲軟體,其介面具有以下特性:

 

a.圖形式的顯示方式:這樣比較容易懂。

 

b.分類完整的下拉式功能表:這樣比較有系統。

 

c.簡易的快速鍵與功能鍵:這樣比較有效率。

 

d.具備巨集/批次檔能力:這樣的軟體比較聰明,可以自己創造慣用的功能與語法。

 

 

 

6.錄音能力

 

錄音時最好有濾波器(Filter)設定,可以過濾不需要的參數;軟體應具備自由拍(Free Tempo)功能。

 

 

 

7.混音能力

 

好的軟體可以讓你做MIDI混音的功能,各軌的音量、相位......等參數都可以如控制混音座般調整,注意以下的功能:

 

a.遙控(Remote Control)能力:最好可以由外部的MIDI控制器如推桿、滑輪、腳踏板......等來控制各軌的參數,而且軟體最好有自動偵測的能力,不需要我們再去打控制碼,對應的軌道與控制參數也可以自由設定最好。

 

b群組能力(Group):好幾軌的推桿可以設定成一組群組,可以同時被帶動,這也是混音座上常見的功能。

 

c.Plug-in效果:許多MIDI做出來的效果如:Echo, Arpeggiator, Delay......等可以像使用效果氣般的直接指定讓某一軌使用,這些現成的效果可以節省你自己去做的時間,軟體本身如果具有這種功能,通常很多Third Party的Plug-in就會陸續開發出來。

 

 

 

8.相容性

 

在這個軟體春秋戰國的年代,相容性常是決定軟體暢銷與否的關鍵,注意你的軟體與現有某些規格的相容性,如GM, GS, XG, SMPTE, MTC......等標準,然後要注意軟體間的相容性另外注意它與硬體間的相容性,其次要注意它跨平台時的相容性。

 

 

 

9.穩定性

 

注意軟體的版本,新的軟體不見得比較好,新版本的軟體也不見得就好,軟體的穩定性主要是考驗軟體設計者除錯的工作做得徹不徹底,為了商業因素考量,許多軟體商都迫不急待將除錯不完整的軟體先搬上台面,這樣的軟體產生Bug的機會就很大。

 

 

 

10.價格與實際功能比

 

綜合以上所述,或許你可以開始選擇心目中的理想軟體了,其實市場上口碑不錯的軟體都具備有不錯的功能,不過你所需要運用的功能與軟體所提供的功能是否符合,許多人買了頂級的影/音/MIDI整合軟體,卻只用到了MIDI的基本功能,這種情形就好像許多人買了Pentium II卻只是拿來打打文書一樣的沒有意義。

 

另外就是千萬記住一點,軟體主要是提供一個方便的環境來讓你編曲、作音樂,至於如何熟悉的運用它、如何發揮它的功能就看各位花多少工夫來學習了!

 

 

 

推薦軟體:

 

PC族:

 

Cakewalk series(Pro Audio 9/Home Studio......) -----Twelve Tone

Cubase Audio-----Steinberg

Logic Audio series(Platium/Gold/Silver)----Emagic

Vision PC version------Opcode

 

 

 

Mac族:

 

Studio Vision 4.0/Vision 3.0------Opcode

Digital Performer 2.4/Performer 6------Mark of the Unicorn

Cubase Audio VST/XT/24-----Stein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