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場有趣的戰爭(DIGIDESIGN VS Steinberg)

MidiMall方寶明戰區深入報導


各位或許發現,近幾年流行併購風,不論是銀行、電子、量販等產業....都在不斷併購中。


這股風潮一直吹向了錄音/編曲軟體業,最近最常聽到的就是:我該選擇哪一套軟體?? 讓我們分析一下市場概況。


目前,整個整合錄音/編曲軟體可以說已經變成了明顯的Steinberg集團以及DigiDesign集團的龍頭之爭。


首先,我們來看看雙方的實力:


簡介:


DigiDesign集團-以自身壟斷市場的ProTools系統為主,近兩年來不斷作上下的膨脹,企圖攻佔各個消費階層,從入門的MBOX到最高階的HD系統,ProTools挾著專業音樂界龍頭的實力,以及同時具備軟硬體開發技術的優勢領導市場。


Steinberg集團-以Nuendo, Cubase, WaveLab三套軟體獨步全球,雖然沒有硬體開發能力,但是開放SDK的ASIO Driver/VST Plug-in由於比較不必受制於微軟的Direct-X驅動程式,因此深受User青睞,並且早一步寫出跨PC/MAC平台的軟體,同時,許多3rd Party的軟體廠商也相繼支援,使得近幾年來迅速躍升城為業界的霸主。


集團重要支持者:


DigiDesign集團:


1.Apple電腦:去年剛併購掉Emagic的Apple電腦,對於DigiDesign可說是唇齒相依,DigiDesign一直以Mac OS為首要考量,而Emagic公司與DigiDesign也一直展現相當高的合作熱忱,這可於去年兩家公司共同發表對於ProTools HD系統的優先支援看得出來。 在歐洲,Emagic是名氣與使用人數僅次於Steinberg的大廠牌也擁有獨自的硬體/軟體開發技術,Apple將之買下的動機雖然不明,但是,Apple可以大手筆買下Emagic,當然也不是不可能吃掉DigiDesign,這點尚待觀察。


2.Cakewalk:一直希望走出自己格局的Cakewalk公司,曾經是PC編曲軟體的龍頭霸主,Cakewalk由於容易上手,樂器定義檔的發展速度又最快,直到今天仍是很多人入門的第一選擇,所以對於DigiDesign,Cakewalk其實是有些敵意,尤其是MBOX與DIGI001擺明是要向下搶市場,但是相對於Steinberg的成長與威脅,美國系列的公司還是選擇與自己同胞站在一邊,志少可以聯合次要敵人打倒主要敵人,否則就有被孤立的風險。


Cakewalk是Microsoft的忠實擁護者,使用WDM的驅動程式,直到今天還不願意放棄以Microsoft為考量而開發的DXi/Direct-X的Plug-in,雖然受到Microsoft的支持,但是卻無法得到3rd Party廠商的支持,同時,即使到今天還不直接支援VST Plug-in,使得該公司已經面臨發展的瓶頸。


為了求得突破,Cakewalk開始宣稱要支援Protools的OMF轉檔格式,並且宣稱要全面支援DIGI001, MBOX以及HD等系統,這點等於是希望藉此拉到一些DigiDesign的PC使用者,也有對DigiDesign輸誠的意味。


個人覺得SONAR面臨嚴重的發展瓶頸,去年業績大幅的下滑,如果沒有在今年尋求解決之道,很可能會面臨危機。


3.MOTU:Mac上的另一個霸主是MOTU,自從Opcode公司倒閉開始,那時DigiDesign ProTools對於Midi編曲的功能尚未開發成熟,MOTU迅速取得需要同時編曲的專業使用者全面的支持而壯大,MOTU跟Cakewalk一樣,也是堅持要走自己的路,它同時具備軟硬體開發能力,除了Digital Performer這套整合軟體之外,MOTU的Midi/Audio介面更是Mac族在DigiDesign系統之外的首要選擇。


MOTU比Cakewalk聰明一點,很早就支援ASIO,也有VST Wrapper可以讀取VST的Plug-in,MOTU也很早就支援DigiDesign的DAE Engine以及DigiDesign Direct I/O,這也使得3rd Party對於它獨特的MAS Plug-in比較願意支援,不過,MOTU堅持靠向Apple的結果,跟Cakewalk靠攏Microsoft一樣,流失了廣大PC族群的使用者。


本來筆者以為Apple會買下的是MOTU,不過,顯然Apple公司更深謀遠慮,先買下Emagic,直接搶走Steinberg歐洲的客戶,並且迫使Emagic PC的User轉往Mac,也算是一種很厲害的策略。


相對之下MOTU的現況顯得孤立許多,所以跟Cakewalk一樣,只好先支援ProTools HD的錄音介面,由於同為Mac平台,所以MOTU跟DigiDesign的相容度非常高。與此同時,MOTU也展現它硬體方面的特長,推出第一台Firewire錄音介面828,緊跟著896也大受好評,今年年底更是大幅改版所有的錄音卡,朝24bit/192kHz邁進,並且擴展它的產品線從低階到高階。而且我們也發現MOTU對於PC平台的支援比以前積極許多,看MOTU Download區的版面更改(分為Windows XP/2000/98ME)就可以略見端倪,由MOTU與DigiDesign聯手,企圖阻斷Steinberg在Mac上的生機,這點策略目前算是蠻成功的。


我個人認為MOTU現在的努力其實是等著被併購,這是指日可待的,只是不知道是哪間有錢的公司。


4.Waves:效果器Plug-in裡面,使用人數最多的當屬Waves公司的Gold, Platinum, Master..等Bundle系列,Waves的Plug-in效果平均水準是所有User有目共睹的,而Waves一直堅守ProTools TDM/HTDM plug-in的市場區隔,發展專為ProTools開發的plug-in,Waves TDM Bundle硬是不支援VST系統,類似這樣的3rd Party廠商有一些如Bomb Factory, Focurite d2/d3...等,也因此抓住了許多ProTools的使用者。


Steinberg集團:


1.Steinberg的plug-in技術開發團隊:不可否認的Steinberg以及它的盟友近些年來開發出風評非常不錯的plug-in與SoftSynth,不管是Halion、Virtual Guitarist, PLEX, The Grand...等都是與自家系統整合度很高的軟體合成/取樣器。


2.Propellerheads:該公司最有名的軟體Reason,整合軟體合成器與編曲機、效果器、取樣機於一體,擁有非常多的使用者,其中與Rewire功能的整合,根本是專為Steinberg公司所設計,可以直接將音軌轉入Steinberg的軟體當中,兩公司合作默契不言而喻,除了Reason之外,該公司的Rebirth與Recycle也有許多使用者。


3.Native Instrument:如果說Waves是DigiDesign的利器,那NI這間公司可說是Steinberg公司可以與之相抗衡的武器,NI是全世界軟體合成器使用人數最多的公司,它所開發的Reaktor, Absynth, B4, Pro-53, FM7以及Kontakt...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並且評價一流的軟體合成器,雖然NI也支援Calewalk DXi以及ProTools TDM/RTAS,不過,明顯的對於同是歐系廠商VST家族的支持是比較快而完整,這使得Steinberg大量擄獲編曲者的心,幾乎橫掃了PC的市場,而且,NI還沒有支援DigiDesign的ProTools PC系統,其私心可見一般。


4.Ableton:這個最近嶄露頭角的Live Seq軟體,也是支援ASIO/Direc-X為主,我們可以看到DigiDesign封閉式的系統設計,的確讓他喪失歐系3rd party廠商的支持。


5.RME:這間公司以生產錄音卡與同步介面為主,剛好補足了Steinberg硬體開發的弱點,強調ASIO inside的RME公司不僅OEM Steinberg的硬體,掛上Nuendo的封面,同時,自家的硬體也明顯支援ASIO Driver,RME對於WDM Driver根本不屑一顧,也不管MAS,歐盟的團結可見一般。


市場分布狀況:


DigiDesign:主要以Mac族群為主。


使用者:專業錄音室、ProJect錄音室、Home Studio、錄音工作者、入門錄音人士、專業編曲工作者(DP3)


Steinberg:主要以PC族群為主。


使用者:編曲/作曲工作者、ProJect錄音室、Home Studio、音樂創作者、入門音樂創作人士、專業編曲工作者(Cubase SX)


總結:


Steinberg希望能取代ProTools,晉升到高階市場,這樣就可以引領廣大的中低階族群向上發展而不必因為屈就專業市場的習性而捨棄該軟體,甚至在一開始就不選擇。


可是Steinberg最需要做的是建立自己夠水準硬體,雖然說目前UAUDIO的UAD-1以及TC Works的PowerCore都相繼推出支援VST的DSP加速卡,可是,這畢竟沒有支援到Waves, Aatares等重要的Plug-in公司,而ProTools不論是888/24, HD系列或是Control 24, ProControl都整合的比較好,硬體的評價也明顯優於Steinberg,我以為這是Steinberg未來要開發的重點,不能光靠3rd Party提供硬體,Pinnacle買下Steinberg之後,如果不能併購夠實力的硬體廠商(譬如Apogee),那短期之內,Steinberg還是很難說服專業使用者改變習慣。


相反的,DigiDesign也有它的問題,它希望搶攻入門的市場,可是又不願意開放對ASIO的支援,即使是使用MOTU的Digital Performer3,只要使用DigiDesign的硬體就不能使用MAS/VST的效果器,這是很麻煩的事,也讓許多入門者卻步,去年推出的HD系統,更是完全不相容與舊有的Mix系統,使得許多ProTools Mix系列User直到現在都還在觀望當中。


如果DigiDesign想要藉著專業龍頭的優勢搶攻市場,除非開放自己的封閉系統,大方的讓ASIO/VST支援,否則,不只很難讓搶下中低階市場,更會讓一些Project Studio專到Nuendo系統去,這點從DigiDesign應該對於PC市場的挫敗有所警覺才是。


那使用者呢?? 看自己的需求吧,千萬記住,不要把自己捲入戰爭中,笨笨的為自己使用的軟體搖旗吶喊,所有的公司都是商業掛帥,希望的都是多賺你荷包的錢,所有的軟體也都是工具都有優點以及缺點,也都有非常Power的User,聰明的使用者要學會看自己的需求適時更換適當的平台,或者要找到共通的方法,否則就會落入兩強相爭的死胡同中,吃虧的是自己。


我最希望的呢? 就如同錢櫃買下好樂迪32%的股權,如果DigiDesign跟Steinberg合併,那我們就可以準備放鞭炮了!!(笑~)